为什么选择氢能?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 化石能源依赖度较高,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能源消费仍以传统化石燃料为主。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年数据,世界能源以原油、原煤和天然气为主,原油占比最高,达到了33%,天然气占比第三,占比为24%。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原煤和石油的化石能源为主,原煤占比为67%,石油占比19%。

中国经济持续粗放式高速发展,能源生产量和消耗量增速快、总量大,能源进口比重逐年增加,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平均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高2.5倍、比欧盟高4.9倍、比日本高8.7倍、比印度也高43%。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引发严重环境污染

 

煤炭开发和运输过程会破坏土地和水资源,使用时则引起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来自直接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SO2、CO2、NOx和烟尘。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导致部分城市大气污染已变成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

石油开采、生产过程及主要产品消费环节所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且排放量大,既浪费资源又对水体造成重大污染。所排放废气含硫高,造成大气污染。产生的废弃物中含重金属和石油类物质,对土地破坏严重。

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等污染物通过空气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酸雨会改变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改变湖泊水库的酸度,破坏水生生态系统,从而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氢能是21世纪终极能源,可有效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氢能源在未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能源领域和交通运输领域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年均产量占全世界总量34%的世界第一产氢大国,我国可充分利用氢能的清洁性、可再生、高能量、零排放及可储能等优势,改善目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全面推动能源产业的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氢能是可再生资源与用户最好的桥梁

 

  • 可将清洁能源的多余电力储存起来
  • 可将风能的低质量电力变成优质电力
  • 可使风能免除电网份额的限制
  • 可将清洁能源产生的电力直接转变为汽车动力,替换原有交通运输能源
  • 能够提供电能、热能、交通燃料的全方面、多功能能源,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氢能可全面应用于多个领域,资本和产业联合将推动规模化应用

 

氢能产业链长,制氢、储运、加氢和用氢环环相扣,但又各有自身的产品方向,在产业链的每一点上均大有可为。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氢能将率先在交通领域实现应用突破,到2020年,我国氢能汽车将超过1万辆。到2030年,氢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氢能汽车市场。

 

氢能的巨大优势

 

1. 来源广泛

既可以借助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低碳化技术制取,也可以通过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制备,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和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利器。

2. 清洁无污染

氢能利用过程排放物只有水,使用阶段“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低排放”、 无次生污染,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清洁能源。

3. 利用形式多样化

可与天然气混合成为HCNG燃料,供给给民用、工业燃气锅炉和传统汽车;也可直接供给给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也可以作为分布式能源,多功能利用。

4. 可储能,安全性好

以压缩气态储氢、液化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碳质吸附储氢的方式储存起来,实现大规模稳定存储能源,实现持续供应、远距离输送、快速补充。

氢气在空气中能快速逃逸扩散(20m/s),是最不容易形成可爆炸气雾的燃料。正常情况下,氢气泄露安全性高于汽油泄露安全性。

5. 应用技术成熟

氢的制备、氢的储存、充装和加注、氢的运输和氢安全检测技术逐渐成熟,已规模化应用,特别是氢燃料电池应用技术日益成熟,保证了氢能产业链切实可行。

环境友好、永久储存、可再生、高能高效的能量载体,氢为能源领域提供了独特、跨系统的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了能源境况,使气候和能源消费者受益。

 

电话: 183 1089 7691  |  邮箱: admin@h2era.com

版权声明